马克思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2002-2012,在历史的标尺上,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国情演进?
这是一个巨变的十年--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化率过半、覆盖13亿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已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巨变的背后是未变的国情--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旧在世界百名左右、城乡鸿沟仍存、资源环境压力犹在……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与小、快与慢、强与弱、富与穷--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就是真实的中国。
十年很长,但也很短。经济社会在变,中国的基本国情没变;形势环境在变,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没变。
立足国情是肩负使命的前提,中国在实现快速崛起的同时,基本国情尚未改变
2009年4月的一个下午,在美国打拼了9年的汤晓东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他在华尔街的办公室。
那是金融海啸肆虐的一年,全球经济以负1.1%的增长黯然落幕,亟待重拾信心与希望。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经济以9.2%的增长领跑世界,中国像一个巨大磁场吸引着全球目光。
告别了华尔街,挚爱金融的汤晓东,将人生的下一站锁定在--北京金融街。
在金融监管部门谋就新职的汤晓东,真切感受着这片富有活力的土壤:这里已从十年前的1平方公里扩大了两倍多,汇聚的金融机构从400多家增至1100多家……
金融街的蜕变,映射着十年来中国快速崛起的轨迹:
--经济年均增速10.7%;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居第二;
--外汇储备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
十年间,中国在悄然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在奋力推进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历史是多维的交错,时代巨变中亦有未变。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十年来,中国发达的现象和范围迅速扩大,不发达的现象与范围也迅速扩大。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评价--
美国《纽约时报》曾说,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更接近阿尔及利亚、萨尔瓦多和阿尔巴尼亚等穷国。
国情既是经济总量的波澜壮阔,也是“家里那点事”的细致入微。
锅炉工崔占祥在北京打工十多年了,谈起北京,这位略显木讷的农民工只是憨憨地说:“哪哪儿都好!”
但谁曾想到,就在崔占祥的老家--与北京市边界仅一山之隔的河北省赤城县艾河滩村--村民们仍在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中与“贫困”搏斗、与命运抗争。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繁华的北京周边,仍然环绕着河北省25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县。
我们同时不能忘记,整个中国,仍有2000多万人等待脱贫,若按联合国提出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标准,还有1亿人没有达标。
当人们用双脚丈量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时会发现:
上海黄浦江有着璀璨迷人的夜景,但贵州的很多农村仍没有路灯“点亮”黑夜;
青岛胶州湾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但怒江两岸还有孩子要通过溜索往返上学;
江苏华西村拥有整齐明亮的别墅洋房,但“三西”地区仍随处可见低矮的土坯房;
……
这就是中国,地球上反差极大的两极图景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可以看到。
这里的自然资源承载力仅能满足9.5亿人,如今生息于斯者达13亿之众。
步入21世纪,中国越发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多种形态复杂共存相互交织的状态;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中问题增多、困难增大;随着与世界的深度融合,摩擦和矛盾也在加剧……
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情就是一种命运,而改变这一命运,就成为执政者的使命。
国情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中国步入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曾几何时,这一质疑成为不少人心头的巨大问号。
金秋十月,玉米丰收时节。走在老家山东莱州的试验田里,“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眉梢:如今亩产量达1402.86公斤,再创世界夏玉米产量最高纪录。
十年来,中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取消千年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答案。
但这绝非一次性回答,毕竟我们还远非农业强国。
聚精会神搞建设无疑是改变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一心一意谋发展无疑是时代赋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使命。
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正在显著改变。
“地大物博”曾是古老中国的自豪宣言,但如今的中国,随着人口增加,已经变成“地大物薄”,发展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资源耗费巨大,沉重的环境代价如影随形。
国情在变化,认识在深化。
基于对发展特征和时代方位的科学判断,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从此,“科学”成为发展这面大旗上鲜明的注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方略发生了深刻变化。
治国方略的转变,成为改变国情的历史契机,也成为使命必达的不二选择。
从“十一五”首设节能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1700亿元节能减排计划……昔日的“黑色发展”之路正在远去,中国正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传统增长方式有了新转变,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
像宁夏石嘴山众多涉煤企业一样,2003年才建厂的常能达焦化公司很快尝到了“来钱容易”的甜头。不过国际金融危机又令炼焦行业陷入销路困境。
困则思变。2010年,常能达公司开始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开设片碱、碳纤维环保材料生产线。“一年生产30万吨焦炭,产值不过4亿元;而生产500吨碳纤维,产值就达2亿元,关键是销路好,污染少。”公司总经理耿吉祥真切体会着转型的好处。
治国方略的转变,使民生得以优先,使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的成果。
这是一个不断破解世界性难题的十年: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1年,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这是一个不断推动国情演变的十年:从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到公民通过网络和媒体表达利益诉求,从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到推动文化产业从小到大……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是把脉国情的治国方略,是顺应国情变化的治国之策。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让肩负着一项项使命的中国有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让压缩时空的十年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情召唤使命,使命昭示未来,面向新的征程中国扬帆再起航
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的一间陈列室里,一排排逼真的小飞机模型整齐摆放,包装盒上用英文清晰地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这间陈列室一墙之外的露天平台上,驻停着真正代表世界顶尖技术水平的“梦想飞机”--波音787……
“我们用一亿个飞机模型,仍换不回来一架波音787。”中国商飞公司一位设计师的感触沉重而深刻,“目前全球上空飞行的2万多架喷气式客机,还没有一架是中国产品。”
成就巨大,差距同样巨大--这就是全球视野下的真实中国。
“差距是国情,但差距也意味着潜力。”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如此评点。
清醒认识国情更能深刻领悟使命。
通向未来的路线图上,路标鲜明清晰:2015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大台阶,层层递进,令人振奋;
全面小康,民族复兴,夙愿美好。
使命气势恢宏又不失精密有序。
了解中国,犹如读一部“天书”。从历史发展的长轴上看,中国“未富先大”,其本质就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所必须要解决的大国崛起的战略问题。
十年奋斗不寻常,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饱含机遇的新征程--
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各国在积聚实力谋求新一轮发展;综观国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雄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继续提供强大动力……中国完全有条件再上新台阶。
这是充满挑战的新征程--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环顾国内,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不少民生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前行之途依然艰辛。
历史是跌宕起伏、蜿蜒曲折的漫长故事,变与不变中演绎着中国独特国情。
使命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也是对历史的尺牍描述。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党中央十年来治国理政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与启示。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令中国巨变的强大动力。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打破利益垄断,推进结构调整,破除束缚经济活力的体制障碍需要以极大的勇气攻坚克难。
立足国情,完成使命,需要继续改善民生--
为百姓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使命。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这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中国扬帆再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