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澳门赌场院士李正武先生,因肺部感染和突发消化道出血抢救无效,于7月30日8时35分在北京安贞医院不幸病逝,享年97岁。
李正武先生1916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7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W.A.福勒和M.德尔布鲁克等导师,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在凯洛格辐射实验室工作,先后任研究助理和研究员。1955年经周恩来总理与美方交涉和多方努力,李正武先生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人同船返回中国。
李正武先生先后在贵阳气象所、江苏医学院、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二机部北京401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二机部585所(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工作。历任技士、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401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585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务,1982年至今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名誉院长,2000年至今任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曾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澳门赌场院士,1990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正武先生在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界具有崇高的威望,作为在核科学领域的著名物理学家,他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的创办人,1980年创办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并任主编至今。曾任中国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聚变研究理事会首届中国成员。
李正武先生早年从事轻核反应实验研究。在美期间,他用核反应循环自洽地测定了轻原子核质量(质量数从1至35),并由此最精确的测定了当时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系数。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被认为是整个物理学中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同时也是原子能(核能)的基础。在同一时期,他进行了太阳物理方面的研究,成为后来提出热核聚变研究的先导。回国后从事质子和电子静电加速器研制,是我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以及第一台电子静电加速器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在1955年底国家制订12年科学技术规划期间,他积极倡导我国开展“可控热核聚变”的研究,1961年他转入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在任二机部585所的所长期间,他领导、研制了一系列的受控聚变实验装置,尤其是指导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的设计建设,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该装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核聚变事业的发展,他及时提出了中国环流器二号的概念设计框架,为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李正武先生提出的“磁笼装置”概念、“环流器装置”、“聚变-裂变共生堆”、“托卡马克品质参数空间概念”以及他撰写的《我国受控核聚变的里程碑》、《中国环流器一号初步实验报告》等论文和实验报告,在当时国内外聚变界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正武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几十年来他高瞻远瞩、进取创新、无私奉献,在核聚变研究方面提出了清晰的物理思想,为聚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以渊博的知识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奠定了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奠基人。李正武先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淡泊名利、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核聚变研究事业。
李正武先生的逝世,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李正武先生,深切缅怀李正武先生。
遵照李正武先生遗嘱,丧事从简。遗体告别仪式定于8月2日11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二楼文瑞厅举行。